中秋節(jié) Mid-Autumn Festival
在國內(nèi)海量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中,這個的翻譯算是對譯者和讀者都比較友好的,比起譯成Tomb-Sweeping Day的清明節(jié)來不那樣嚇人,比起Autumnal Equinox秋分來講又容易了解。
陰歷 Lunar Calendar
總說陰歷中秋節(jié),所謂農(nóng)歷或陰歷,相對于陽歷而言,關(guān)于陽歷:它是1582年,由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實行的歷法,故稱Gregorian Calendar.
合家團圓 Family Reunion
口譯課程上教會大伙,祖國統(tǒng)一要用reunification而不是unification,這不止是用詞問題,更是政治問題,表示本來就是一家人,所以要加re-. 合家不團圓的時候,才會了解合家團圓四個字有多么的珍貴。
月餅 Moon Cake
想說說近幾年愈加時尚的月餅券,Moon Cake Coupon,可以便捷地轉(zhuǎn)增甚至貼現(xiàn)。是否已經(jīng)有了電子版的月餅券呢?E-Coupon? 將來送禮物便捷了,網(wǎng)上選擇和購買月餅,訂購,電子付款反正只須最后吃的那一下還是由人來完收獲好了。
賞月
總感覺如此的詞很難譯,緣由非常簡單,老外仿佛不大賞月,英文里的moon, lunar,更多是和發(fā)瘋有關(guān)所以無論是moon-watching還是moon-viewing,或者enjoy或者admire,都沒賞字來得有味道。中國人在風(fēng)花雪月方面就是比老外有情調(diào)。賞花、賞菊、賞詩。莫不這樣。
嫦娥
假如說到嫦娥,腦海中卻不可以浮現(xiàn)出玲瓏的倩影,甚至心中升起些許感慨惆悵,那就不是母語人士了。在豬年說豬一篇關(guān)于八戒時好像提及過此美。和西施等傳聞中的大美女一樣,假如只不過說美,那類似拼音+講解,譬如Change, a legendary1 beauty in ancient Chinese fairytales,甚至用海倫如此的洋妞來幫著講解,假如無厘頭一些,或者說給外國小混混聽,上Christina Aguilera也未嘗不可啊。
在wiki上看到這么一句講解,Unlike many lunar deities2 in other cultures who personify the moon, Chang'e only lives on the moon. 于是大家獲悉lunar deities的使用方法。
但好似西施一樣,嫦娥傳遞的一定遠遠不止美女,至少還包含有情人難成眷屬,孤獨守望,奔月等意思。搞那樣復(fù)雜,大伙該從福娃祥云等翻譯的爭辯中吸取教訓(xùn)了吧?對,最好的譯文或許就是Change,只是對讀者有肯定的受教育程度的需要罷了。
吳剛伐桂
月亮傳聞中的一個。海量民間傳聞版本中,本來吳剛好像和嫦娥沒什么關(guān)系,也有說是吳剛同學(xué)由于頻頻與嫦娥女孩私會而觸怒玉皇大帝,反正到頭來,遭到的懲罰都是:被貶到月亮里砍月桂,但月亮中的月桂隨砍隨合,砍伐不盡,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無止砍伐月桂的形象。直譯的話大概是,Wu Gang cutting cherry bay,。不過可以幫大家認識月桂樹,就仿佛身處上海所以記住magnolia
從本質(zhì)上來講,如此的懲罰方法,月桂隨砍隨合,砍伐不盡,有點類似西西弗斯的故事,Sisyphus,因盜火而被神懲罰推巨石上山,但臨到頂時前功盡棄,從頭再來,永生永世。。只是對比吳剛伐桂與西西弗斯推石,后者悲壯,充滿力量,前者如何都有點傻小子睡涼炕,全憑火力壯的味道。